网站首页 > 早点秘方> 文章内容

人生的考场上家人从不缺席(组图

※发布时间:2017-7-1 16:17:5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母爱似水,水流有声,穿行而过,却或过于浓腻而沉溺;父爱如山,山高远伫,沉稳支撑,但恐不辞而冷淡十分……

  2015年广东高考场内,作文讨论自然“远”“近”;考场外,不同的高考家庭也演绎着最本真的爱,或远或近。

  相比起以往人们对父爱容易缺席的印象,连日来,记者走近这些高考家庭却发现,不管是漫漫十八年的长跑,还是只争分秒一锤定音的竞技,孩子们的背后总有家人的爱在他们灵魂深处撑起一片绿荫。

  25日,高考放榜,有人欢喜有人愁。一起回望成长之,或成功或挫折,或骄傲或辛酸,人生的考场上,家人的爱从不缺席。

  18日晚上,45岁的公务员谢林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女儿谢倩第一次下厨给他做“可乐鸡翅”,因为他钟爱甜味,而即将到来的父亲节,女儿要和同学毕业旅游,第一次不在一起过节。

  “想不到‘百度’出来的鸡翅也能那么好吃”,由于妈妈不碰甜食,父女俩在说笑中把9只鸡翅尽数入肚,谢林还略带“讨好”地说,“下次再搞些叫花鸡啥的,就十足黄蓉了”。

  谢倩的聪颖、懂事,让每个接触过她的人都印象深刻。哪怕是如今已经不再办班的广州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培训学校,提起近十年前的“谢倩”,老师们都能脱口而出“就是那个第一名”。

  “其实她就是小时候好奇心强一点”,谈起女儿的“威水史”,谢林很谦虚,在他回忆中,父母仅是鼓励和引导女儿的好奇心,让她从小多看、多听、多玩,“基本上她想学什么就鼓励她学什么,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只要不原则”。

  3岁认字、4岁钢琴、还没上小学就把轮滑、滑板车玩得溜精、小学三年级提早考入一般只对四年级尖子招生的市奥校……在谢倩的幼年轨迹中,与其他“天才儿童”不大一样的也许就是“非名校出身”。

  “身边的人、网上的讨论基本都要削尖脑袋把孩子送去省一级,亲戚同事都在说倩倩那么好的底子,你们不要糟蹋了……”谢林说,在给女儿报读小学时,他也曾经纠结,“可能名校师资会略好、机会略多,但上如果花的时间太多,在那么小的年纪错过一些东西,也有可能得不偿失”。

  在不用出差的日子,谢林每天送女儿上学,“不为什么,就是聊天,天南地北什么都聊”,有时放学了还会任性一把到游乐场放松一下才回家。“别人上学放学上花的时间,我们省了出来,自学了其他东西,还能一家人饭后一起散步六七十分钟。”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谢林很忙,有时加班甚至通宵达旦,但他几乎没有错过送谢倩上学。从五一小学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这样的陪伴到高考,白驹过隙,3000个日夜几无间断,东莞庄、龙口东、石牌岗顶沿途都有父女俩的身影。

  让谢倩最的是,高一时她曾因备战校运会而失足导致左脚半月板撕裂,在完全没法走的半个月里,“教室在6楼、家是5楼,都没有电梯,是爸爸把我背上背下、背出背入”。

  哪怕后来可以稍微松动,但在医生下,谢倩还是休学了半个学期。“那段时间他们既心疼,又怕我在家里太闷,想着办法背我外出透风”,她有点哽咽地说,有一次父亲“竟然”还把家里的转椅也搬了下来,推着她到家旁边的电影院看电影,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陪伴”给谢倩带来绝对的温暖和信任。她会把校园学习生活的压力悉数倾诉,父母耐心倾听,时有解惑。哪怕一家三口“意见不合”,也能“摆上道”,一起讨论解决。“一个人说话时其他人不打岔”,“一条走不通,还有别的走”,父母带给她最深远的影响就是“平等对话,聆听沟通方能解决问题”。

  两获全国高中数赛一等、摘取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桂冠、两度代表广东省队入选全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优异的成绩让谢倩在高考前就半只脚踏入大学—只要高考成绩过了一本就能获录。

  “还是有点紧张,毕竟整个高三基本都在准备竞赛”,25日放榜,焦急的谢林不等女儿“刷网”,还是托人查了分,笑了,“648分,不算太好,但满足了”。

  晚上,台风刚走不远的广州微有夏凉。谢林加班回来,迎着下楼散步的母女俩,三人并肩而行,就谢倩半月板伤情时有复发的问题开始了新一轮的家庭讨论……

  曾宪哲算不上典型“学霸”,但在广东实验中学、华师附中的一大帮同届尖子生中,却有着很高的威信。两所不同牛校的朋友圈中都能圈出他的名字。

  青春年少,一个男生能在重点中学受欢迎,要么书念得好,要么运动好,要么特仗义,曾宪哲三个特质皆兼备,而且恰好初中在省实、高中在华附。

  25日中午,曾宪哲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他不得不一次次告诉初中、高中的死党、战友们,“考得不好,只有650多分”。

  作为竞赛型选手,曾宪哲的全科学习也相当优秀,二模进入华附年级前十,有冲“高分考生”希望,所以查分出来后难免失落。“没太大关系,早点知道原因还更好”,在给父亲通电话时,电话另一端的曾昭宇安慰儿子。

  上世纪80年代就读华附的曾昭宇同样“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一毕业就“创业”让他在那个年代看来多少有点“离经叛道”。但他认为,“一直顺风顺水不见得是好事,要多闯、多拼,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做好更多的事情”,这种人生态度也延续到他对儿子的教育上。

  在儿子读小学前,曾昭宇一直是“严父”。直到曾宪哲读书,他反倒与儿子走得越来越近,手把手地教骑车、游泳、打球。“要面对的东西多了,就得一起面对,这个时候应该更像一个守护者”,曾昭宇坦承,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儿子最坚强的后盾,让他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一定会无条件接受和爱,“这样他才敢冲,不致裹足不前”。

  曾宪哲的第一次“冲”就是冲华附初中部的广东奥校,但却失败了。“那一次感特强,本来很有把握的”,回想起来,宪哲仍然有点不甘心,但父亲却没有更多责怪,只是地帮助他分析如何失利,很快就让他从那种浅表的悲伤中站了起来,“因为分析在理,你就会相信自己下次能做得更好”。

  与华附失之交臂的曾宪哲凭借当时已经获取的“华杯赛”一等敲开了省实的大门。然而,离家单趟程就有1个多小时的距离并没有让这家人选择“就近租屋”。

  “当时他身高还不足1米5,我们住在华工北区,他必须每天6点就得骑车到东门,搭地铁,转线”,曾昭宇始终记得儿子初中第一天,“天还没亮透,他骑上车后,我特地在后座猛推一把,看着那么瘦小一颠一颠的背影慢慢消失,确实有点眼湿湿”。

  尽管明白儿子在上不知摔过多少回,也哭过好几次,但曾昭宇认为“这不仅是体格的锻炼,更是一种意志的磨练,男孩子的成长不可少。”

  受父亲影响,曾宪哲身上也有一种“霸气”,在许多同学看来很像“圣斗士星矢”,不是,而是有一股能从弱小变强大的。

  “打篮球,最初只能在边上拍球,他每天都拍,别人打完后他就练投篮,结果到了初三就已经打主力,身高也开始往上蹿”,曾昭宇说,这些曾经的挫折让宪哲对个体潜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可能也因为这样,和同学的相处也很好”。

  中考再战华附奥校,成功考入;曾经失手北大夏令营,但发奋后进入物理奥赛省队参战全国赛摘金,获得大学“入场券”……每一次,曾昭宇都告诉儿子“这种东西只能拼,拼过了,出现问题才能接受”,也正因为这样,这家子鲜有患得患失。高考亦然,压力是有,但不惧惮。

  “上了高中,我一定要谈一次恋爱。”“有些东西放慢点,需要时间,不要去别人,也不要被人。”

  结果,曾宪哲至今未恋爱,但父亲却给出了一个极高的评价:“他最令我欣慰的是,已经慢慢成长为一个别人可以信任托付的人。”

  在省实创新班应届毕业的陆拓因为父亲工作繁忙,受父亲的影响会显得间接一点,俩的感情也“不太亲密”,但却在一些小细节中流露着相互间的心思。

  在陆拓1岁多时,陆由决定从三水到佛山打拼,瞄准的是加工制造业。“其实也就几十公里,很多人觉得可以留在,但我们就是觉得不可以。”分开几个月后,陆由把妻儿带上,“就算没饭吃,吃粥也要一家人在一起”。

  闯荡的头两年异常,陆由说不出有多疲惫,夫妇俩早出晚归,陆拓不仅是所在托儿所年龄最小的孩子,而且每天最早一个到、最晚一个离开。陆由印象最深的一次,他开着摩托车从托儿所接儿子,突降暴雨,陆由把雨衣裹着陆拓,自己淋得一身湿,没想到才2岁多的儿子一本正经地说了句“爸爸,等我长大,我要买一辆汽车给你,下雨,你把窗子摇起来就行”。

  “很,也”,陆由说,夫妇俩打拼的经历却让他们明白,一个人学习成绩的高低与其将来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坚定了他们要培养一个自强自立的儿子的决心。

  陆由夫妇与陆拓“约法三章”:幼儿园不用习字;课不超过7点;不补课;其余时间可以随意做想做的事情。“超过7点作业做不完也不能再做,第二天就交不齐,这样可以培养他迅速高效完成手上计划的习惯”,陆由说,“也能让他明白课堂以外多的是东西,人生也不仅仅是课本”。

  陆拓至今都不太清楚自己小学三年级怎么突然就转了学。“班主任投诉说他上课前不在教室,而是跑去操场抓草蜢”,陆由解释,“当时我觉得如果在那里继续读下去,孩子本性和创造思维能力都会被磨掉,所以不想太多就办了转学手续”。

  在新的学校担任主持、班干部……陆拓“自强”的特质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坚定了他本身追求课本以外知识的兴趣和信心。

  陆由大学念的是机械工程,在佛山也经历了从玩具制造低迷到饮料产业朝阳的转型。凭借他对机电原理的认知、钻研和摸索,不仅把企业从早期大部分手工生产过渡到近年的完全自动化,还亲自培养了一批批核心技术人才。

  父亲的胆识、拼搏、上进和创新深深影响着陆拓。“虽然他很忙,不常在家里,但他每样都那么‘有料’,可以说是偶像”,陆拓认为,身教比言传更来得有效,他自小喜欢动手,从拆装小家电到后来在网上花100元买电板“救活”同学iPhone4s手机等等,兴趣和技能皆源于对父亲的敬仰,“想向他看齐”。

  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陆拓在中考时考入省实创新班,加入了学生会外联部,后来还成为学生会副,有时组织一个活动拉赞助要与十多家企业谈才会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气馁的时候,爸爸回来拍拍肩膀,说一句‘沉稳应对,专注攻克’,我就又像打了鸡血一样”,陆拓笑着说,“可能是因为他有成功的案例,不得不服”。

  在生意场上打滚了20多年,陆由夫妇并不太在意陆拓的成绩,相比之下,儿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能力、拼搏和担当的表现更让他们欣慰。在他们影响下,陆拓的心理素质一直稳定,“高考5点结束,6点开始做毕业典礼策划,一直到晚上1点,第二天排练,第三天开毕业典礼,生活充实得来不及紧张”。

  陆拓心里很感念父母,尤其是少在身边的父亲。父亲节那天,烹调自学成才的他不仅做了一桌子的菜,还烘焙了两个蛋糕,一个给父亲,一个给外公。

  “说实话,我真想成为父亲一样综合能力与专业气质并存的人”,他说,希望将来自己也能闯出一番事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