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酿酒秘方> 文章内容

从临时工到酿酒技术 他用行动诠释爱岗敬业

※发布时间:2019-9-21 2:21:2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今年47岁的屈万聪是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501车间的一名职工,从事酿酒工作至今已有27年的时间了,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令人敬佩。

  1972年,屈万聪出生在宜宾市叙州区的一个农村家庭,他家有7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六。农村的孩子早当家,1992年19岁的他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来到宜宾工作,经人介绍,他成为了五粮液501车间的一名临时工。

  屈万聪所在的酿酒组所酿的酒均为手工古法酿制,每个重要的酿酒环节都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刚开始酿酒时,他手上经常被磨出了水泡和老茧。虽然只是一名临时酿酒工,但是屈万聪从不偷懒,认真努力地完成各项任务。

  经过几年时间的锻炼,屈万聪熟练地掌握了酿酒的各个环节,能准确拿捏配料、摘酒等技术。后来,他成为了501车间的一名正式酿酒工,这让喜欢酿酒的他十分高兴。

  酿酒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每一环节都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长期的酿酒经历让屈万聪不断地成长。1998年,凭借着过硬的酿酒技术,他成为了501车间“河”字组副组长,随后,又成为了组长。

  手工古法酿酒过程可分为起糟、配料、上甑、摘酒和并坛五大环节,自从成为班组负责人那天起,即便轮到他休息,他也要到车间,守在车间,精心指导当天的酿酒工序,从业27年来他所参与的酿酒未出现一例安全生产事故。

  在带领班组同事工作时,屈万聪都严格按照生产标准和工艺进行操作,严格执行分层起糟,滴窖勤舀,探气上甑等工艺标准,严把生产质量关,不断提高班组优质酒的生产率。

  经过屈万聪常年的观察,他发现有时基酒会产生醛味,在不断地观察和经验总结中,他发觉此问题的出现是由酿酒配料不准、底窖恶化导致母糟发酵不正常等原因引起的,进而他根据发酵机理,从糟醅发酵与窖泥质量的关系入手,按照“以糟养窖,以窖养糟”的传统工艺原理,采取稳准配料和优化底窖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基酒带泥味的质量缺陷,克服了产品质量的波动。

  多年来,屈万聪所在班组都是生产优质酒率比较高的车间,这与屈万聪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密不可分。

  屈万聪酿酒班组的酿酒窖池均为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窖池。如何科学地和养护窖池,是屈万聪和他的团队们面临的问题。屈万聪认为,老窖泥中香味物质和微生类非常丰富,它们会缓慢向泥窖深处深入渗透,从而变成丰富的天然香源,具有“以窖养糟”的作用。他们根据老窖池的特点,结合微生物发酵的要求,重视老窖池的养护,充分发挥五粮液独特的“古窖香”,基酒品质和固有风格。

  酿酒只是酒生产的一个环节,酿酒技术人员还要熟悉各阶段酒的香气、浓郁度等参数,为此,只有初中文化的屈万聪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已经成为了酿酒高级技师和品酒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8年,屈万聪所带领的“河”字班组荣获宜宾市“工人先锋号”;2013年,屈万聪带领班组参加公司第三届青工精细化操作技能竞赛,获得“二十佳班组”称号;2014年,在宜宾市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屈万聪荣获酿酒项目竞赛三等;2015年,他被评为第七届“四川省劳动模范”,2016年,屈万聪被评为第六届“宜宾市技术能手”。

  面对这些荣誉,屈万聪说,酿酒是他一生的事业,他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做好酿酒的每一个环节,把从师傅手里学到的古法酿酒技艺通过“传帮带”传授给新的一批酿酒者。

  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屈万聪22岁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酿酒工。对此,屈万聪很高兴。屈万聪坦言,他希望儿子能发扬不怕吃苦和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将酿酒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因长年累月地“守”在车间,屈万聪说他对家庭和父母有些。虽然他在宜宾工作,却很少有时间回家孝敬父母,每次都是短暂的探望后,就离开了。

  “记得父亲得重病时,我都没有守候在床前尽孝,有点遗憾。”屈万聪说,在2014年时,他的父亲卧病在床,他没有时间在父亲床前照顾父亲,在父亲去世后第二天他才匆匆回到老家,与父亲告别。说起父亲去世时的事情,屈万聪眼睛湿润了。

  屈万聪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上,家中的一切事务均由妻子照料。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屈万聪的妻子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心照顾丈夫和儿子。

  501车间支部兼分工会浦元月表示,屈万聪为人随和,性格较为内向,但他有责任心、有担当,在追求技术精益求精的同时能很好地管理好团队;他积极参加公司和车间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连续多年超额完成车间下达的生产任务,是一名值得大家学习的劳动模范。(记者 勾丽蓉)刘硕打关昕

  

关键词:酿酒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