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酿酒秘方> 文章内容

大道茅台-----湖南日字报刊

※发布时间:2018-9-15 16:03:0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张柏芝养小鬼进入2009年的最后冲刺,一条宽阔的高速公越过自古崎岖不平的山梁和峡谷,延伸到茅台古镇门前。

  与之相应,国酒茅台厂区内,现代化的高架桥把错落的生产区串在一起,制曲、酿酒、酒库、包装——中国知名的原产地产品“贵州茅台酒”就在这起伏不平的河谷地带酿造了上千年。

  茅台几代人盼望的通衢大道,今天终于出现在眼前。茅台交通的历史性变化,既是贵州这个欠发达省份不甘落后,奋力直追的写照,亦是茅台这个知名的中国民族工业品牌勤勉、不断世界的。

  茅台集团党委袁仁国感慨:“茅台高速的开通,使得国酒从此了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高速公’。”

  从早年的河道运输、人力背驮到今天高速公开通,浓缩于国酒茅台的交通演变进程,也正是新中国60年来,国家进步、文明再兴的一个鲜活的。

  如果说,1915年那届为了纪念一条名叫巴拿马运河的开通而举办的世博会,无意中促成了茅台的横空出世、一鸣惊人;那么,茅台从出现、绵延到成长,从过去到现在,则始终离不开另一条河——赤水河。

  “金菊开蕊,节届重阳。涓涓赤水,毓秀。源之远矣,源终不竭。星河灿烂,飘香无数。……,育我;地灵人杰,缔造辉煌。抚今追昔,焉能不恭祭赤水河乎?”

  2009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赤水河岸鲜花雅乐,锣鼓喧天。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童男童女乘船到赤水河中心取水上岸,民间主祭人焚香祭水。

  每年重阳日,便是赤水河岸各家酒厂取水下沙的时候。这里的“沙”,便是酿酒原材料——红高粱。“九月九,下河挑水煮新酒”、“重阳煮酒香满江”一代代酒师聆听着这些歌谣从远古走到今天。

  此时,赤水河清澈透底,河水清爽绵甜。重阳节作为酿酒传统工艺和操作规程中的一个重要时间标志,佐证着赤水河岸所酿美酒的上乘品质和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史。至次年端午节,酒的酿造进入下窖发酵时期,暂停用水。此时,赤水河又变成赤红颜色。

  《续遵义府志》里这样介绍赤水河:“赤水河,仁怀之巨流也。盖为雪山之界,左乌江,右赤水。自云南之镇雄流来,经永宁、毕节、黔西、仁怀县厅,至四川合江三江口,合习水入大江。”

  赤水河又名赤虺河——河流之狂放性格可见一斑——这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水电站的支流。森林、竹海、河水,以及完好的水生系统。长江中已经绝迹的许多在这里还能找到,例如桃花鱼,是从下游一上溯这里繁衍的。

  逐水而居诞生了人类文明。在赤水河上游就有彝族古芒部文化,三官彝寨的先祖们筚蓝缕、几经辗转,最后在赤水河边定下根来。火的彝族,同样对水有着深深的眷念。

  作为黔北地区的生命之河,赤水河不但了居住在两岸的人类,更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希望。即使在只能依靠石木工具的史前岁月,人们也已经懂得利用江河之便,带领他们到达希望之所。

  对赤水河的开发记载比较详细的史料是在清朝时期,“乾隆十年,冬月,贵州总督张广泗奏准开发赤水河……赤水河上游68滩。河道治理工程从十月十一日动工,于次年三月一日竣工。至此,盐船抵达茅台村,舟行700里。茅台成为水陆交通物资集散地,黔北四大重镇之一。”

  翻阅贵州省交通史料,对于贵州省内陆航运的重要港口茅台港有这样一番记载:“茅台港位于赤水河上游之仁怀县茅台镇,距河口(合江)212公里。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以后,为赤水河主要港口码头之一。沿岸分上、中、下三码头,均为自然岸坡……”

  马桑坪曾是赤水河上最重要的渡口之一。据记载,盐运繁盛时这里曾“舟楫穿梭”,留下了大量的盐运古迹。如今的马桑坪虽然繁华不再,但渡口、渡船依然发挥着沟通两岸的作用。

  码头盐号、荒草石径,记录了马桑坪的历史变迁。随着交通的改善、盐运的没落,马桑坪已没有当年“水码头”的地位。但河两岸的贵州仁怀市沙滩乡和四川古蔺县二郎镇的人员来往依然要摆渡过河,渡口、渡船得以保留下来。

  明朝中期开始,川南、黔北的物资交流逐渐兴隆,朝廷为此修建了经陆前往水的驿道,其中设湘川、儒溪、永镇、山盘、乐源(今桐梓、仁怀间)、乐道等六个驿站,到仁怀转水顺赤水河而下至合江、重庆达长江。

  新中国成立以前,赤水河中下游上没有一座桥,两岸往来全部靠渡口运输。在仁怀市管辖的河段,就有33座渡口。

  上世纪90年代,仁怀市启动赤水河谷开发规划,打通了茅台到习水的沿河公,“渡改桥”工程也随之实施。现在,赤水河中游及其支流习水河上已经建起了7座大桥,公取代航运成为经济大动脉。

  在全长500多公里的赤水河沿岸,会聚了中国60%的顶尖级名酒厂家,包括郎酒、泸州老窖、习酒、董酒、怀酒、金沙酒等大大小小的各类名酒。当然,的当数国酒茅台。

  如今的赤水河,已不再负载食盐和美酒的货船。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为酿造美酒提供了先决条件,2000多年的酿酒历史赋予茅台酒独特的工艺,一切都在高温中运行;一年四季、交汇,都被酿进了酒里;而赤水河谷低热湿润的气候、清澈流淌的河水、具有良好渗性的红色沙砾岩、以及那空气中到处弥漫的微生物构成了茅台酒的不可复制性。

  自古以来,作为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仁怀就是“川盐走贵州”的重要通道。一个“走”字,无比形象地道出了当年交通的艰辛。古时贵州道奇险,运输极为不便。

  背盐,是公通车前川黔交界处一项特别的运输活计。贵州人所需食盐,皆仰仗于四川、广东、云南及两淮,所以,贵州的食盐运量非常大。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川盐。川盐进入黔西北后又多沿赤水河上溯转运。由此,便形成了一条条特殊“盐”。

  上世纪30年代,受到鲁迅赏识的著名黔籍作家蹇先艾,曾在他的乡土小说《盐巴客》中,描述过那些“因为重载的,有几分像骆驼”的背夫们:“他们有一种特别的本领,便是背上驮着仿佛大理石块子的盐巴,重叠着像三四尺高的白塔,和骡马一样,跋涉十天半月以上的长途,每天走七八十里或者一百余里,不算回事——他们被大家叫做‘盐巴客’。”

  家住仁怀三合镇安居村的80岁老人敖正权,15岁就加入了盐哥帮,每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上走完一趟生意,都要历时1个多月,每次回家背上都是伤痕累累。

  水上盐,铺在峡深流急的赤水河船道上,扛在纤夫们的肩膀上;陆上盐,开凿在仁怀等县的悬崖峭壁间,驮在背夫们的脊背上。

  靠水而居的仁怀,自古以来是以水作为对外交通的主要途径,整船的四川官盐通过流经的赤水河运送到仁怀,而仁怀酿出的优质白酒和贵州产出的黔铅同时装船运送出去,经四川流向全国各地。

  光绪三年(1877年),时任四川总督的贵州平远(今贵州织金县)人,晚清名臣丁宝祯派唐炯整顿盐运,确定永(叙永)仁(仁怀)綦(綦江)涪(涪陵)四大盐岸,督办官运商销。

  《清盐法志》记载,每年川盐销黔通过水运输11574吨,陆运输25293吨,共计约合食盐92000余吨。仁怀口岸的食盐自合江过赤水河至仁怀厅(今赤水),经猿猴、二郎滩、兴隆滩至茅台村,须经三段航运,才能到达茅台。茅台起岸后,沿驿道分为两:一由茅台经仁怀、鸭溪走川黔驿道至贵阳,再分运到省内各地销售;一由茅台经鲁班场、打鼓新场(今金沙)、牛场至安顺销售。

  清朝后期,每天约有1200人往返于这段300华里的险峻道,月运量达2.4万担。(《贵州商业古镇:茅台》)

  四年(1915年),茅台镇的民间盐商已经发展到了12家。一直到1946年,“仁记中华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结束了历史上长达百年的川盐“商运商销”的模式,改为官运官销制度,盐商一个多世纪的辉煌发展史才告一段落。

  “在向美酒的同时,大将唐蒙亦由枸酱贩运的线触发灵感,汉武帝借助巴蜀之丰饶修筑夜郎道,出其不意南越,最终解除了汉朝的之患。”有史学家这样分析这段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茅台酒前身的枸酱酒,第一次在中国舞台上崭露头脚,并且引出了一场关乎西南格局的变化。”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茅台酒的规模一直很小。清朝时期,对赤水河的开发,以及川盐入黔,带动了茅台镇和茅台酒的兴旺。到道光年间,茅台地区商贾云集、民夫川流不息,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刺激了酿造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提高。

  “村店人声沸,茅台一宿过。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浙江人陈熙晋这样描述当时茅台镇家家酿酒的盛况。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去往茅台,除了乘船,便只有通过漫长的古道跋涉而至。绵延在仁怀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许多古驿道。而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设于明朝的官驿。

  时期贵州省长周西成在赤水设立了兵工厂,其部队较长时间驻扎在赤水一带。为打通川黔陆上通道,1926年,贵州省批准颁布《修筑贵赤马办法》,同年冬天,贵阳、修文、息烽、遵义、桐梓分别开工。这条成为贵州通往四川的主要干道,经过仁怀县境内的沙滩站。

  1936年前后,在抗战物资转运的需求下,川黔、湘黔、滇黔、黔桂四条公干线让贵州的交通地位更加突出,贵州成为连接华南、华东、西南与延安的重要枢纽,也是内地通往境外(滇缅公、滇越公)的咽喉要地。大量的国际援华物资和人员都要经过贵阳进行转运,这些公为茅台酒的外销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是,从仁怀一前往交通枢纽城市遵义、贵阳的道仍是古道,且途险峻,茅台酒的运输在这一段仍然是以马匹和人力进行。

  担负“川盐入黔”,解除贵州人淡食之苦的,是赤水河;运用天险,实现中国历史性转折的,是赤水河;创造国酒茅台,并支撑其从艰辛创业到享誉世界,缔造种种神奇与传说的,也是赤水河。

  的意义有两种:走出去和走进来。对于茅台这样的原产地特征明显的传统工业而言,既然不能搬走,那选择只有一个:修。而提起,很多茅台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1974年,为实现茅台酒年产万吨的目标,当时的贵州省委鲁瑞林亲自到茅台酒厂落实万吨茅台酒的实施方案,并在历史名城遵义市郊进行了茅台异地生产试验。

  一位经历过那次搬迁的工人至今记忆犹新:酒厂的工人们趴在一车间的木梁上,一块块“打捞”积攒了几十年的条状灰尘,这些灰尘并不是一般的尘埃,而是作为酒厂搬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国务院有关领导亲自主持茅台酒的易地生产规划,他对此项目极为支持:都能造的中国,连茅台酒的秘密都不能揭开?

  于是,茅台酒厂精选了一批表现好的酒师、工人、工程师,带着大批设备、原料,包括一箱子的灰尘(据说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是制造茅台酒所必需的),敲锣打鼓搬往遵义近郊—— 一个在全国找了50多个地方后才选中的新址,这里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有大量的山泉,旁边就是董酒的生产厂——最关键的,和茅台镇仅相距100多公里,按道理说,气候属同类。

  当年广特产进出口公司有人换算,1吨茅台酒可以换40吨钢材、700辆自行车——茅台的价值,毋庸置疑。主政方希望,以易地生产来大幅提升茅台酒的产量——老的茅台酒厂蜗居在2平方公里马的斜坡上,1975年的产量只有500吨,这还是生产上正轨的产物。

  1974年刚进厂的李子新,当时曾对那些披着大红花准备迁往遵义的同事们极其羡慕,“那时候,遵义条件比茅台镇好多了,交通便利,是个大城市”。而茅台镇到省城贵阳的车程是12个小时,由于当地电量不足,又要酒厂生产,所以整个镇经常停电。

  “夏天,这里平均温度是40摄氏度,我们一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知道,这还有电风扇这回事。我们都觉得去遵义的同事们是享福。”大家最盼望的是:那里生产茅台成功,然后整个酒厂就能从山沟里搬出去。

  1985年,全国评酒委员会考评小组组长周恒刚带领50多名专家,前来考察易地生产的茅台酒的实验,结果,这种本来叫做“茅艺”的、严格按照茅台酒工艺制造的酒,最终与茅台酒相去甚远。最后,有关方面还是放弃了和茅台“沾边”的想法,更名为“珍酒”。

  11年的异地生产试验宣告失败后,茅台人开始进行深刻反思,用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茅台的原产地——茅台镇的特殊地理以及茅台镇赋予茅台酒神秘口感、酒质的真正原因:

  茅台镇的小气候成为制酒的另一个优良条件。夏天这里温度非常高,周围3座1000多米的高山合围了海拔只有400米的小镇,无风,被来访的作家形容为“蒸锅”,不存在昼夜温差。

  这种气候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成和繁衍,据介绍,日本人一直想知道茅台酒的技术,上世纪70年代,他们从茅台酒里化验出多种营养成分,可是无法辨别微生物的种类。90年代,他们又公布了化验结果,说茅台酒有230多种香气成分,其中2/3的香气成分和70多种微生类无法命名。

  后来,发酵专业出身的季克良深思熟虑,提出了茅台上空存在“微生群”概念。这一论断,后来随着科技力量不断进步而获得。

  直接体验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不同的高度闻到不同的奇异的气味。尽管整个镇子上飘浮着浓浓的发酵味,但是不同地点,酵味也截然不同。高处味道浓厚单一,而在低处的酒厂散步,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味道。老酒工说:这就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表现。

  异地生产试验带来的反思之二,则是整个国酒茅台发展思的积极变化:既然神秘的国酒无法走出去,那就要将道真正的引进来。

  “我第一次到茅台,从贵阳出发走了4天才到。”1964年,25岁的季克良大学毕业分配到茅台酒厂,第一次踏上前往茅台的。

  “那时候,茅台到遵义三天才有一趟班车。班车一般下午4点出发,到坛厂住一晚。冬天饥寒交迫,夏天臭虫、蚊子很多,一上煤烟。尽管这样,到冬天时,面经常凝冻,有时候一个礼拜都不能通车。”

  1966年,厂里一位老出身的副厂长带队去出差。这次出差,居然是那位老领导脱下军装进厂工作以来,第一次到省外。

  在交通不便的时代,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出行,对于他们则是奢侈的举动。何况在茅台这样边远的地方。

  遵茅公起于遵义,经马家湾、鸭溪、白腊坎至茅台。这条公穿山越岭,弯道多,面窄,除了鸭溪沿途没有规模大的城镇。尤其在进入仁怀和遵义县交界的地方,高原陡然下切数百米,公急剧下坡,绕着整座山盘旋——山上是白云,山下是阴雨——并非浪漫,而是险峻,不少出事的车辆躺在山崖下再也无法打捞。

  这条公分三段修筑:第一段是马家湾至鸭溪段,共22公里,1943年按照县道标准建成通车;第二段是鸭溪至白腊坎,全长9公里,于1948年12月通车,面情况十分糟糕,行车不便,1952年进行重新整修;第三段是鸭溪到茅台段接近100公里的道,时期两度勘测但并未全面动工,1951年4月开建,两地距离缩短为87公里,于1952年2月竣工通车,后于1954、1956年进行过两次全面整修。

  这条后来经过无数次的整修和改建,到现在已经服役了半个世纪,驶过了无数装满茅台酒的载重货车。

  茅台集团运输公司副经理罗一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北海舰队的一些同志来茅台购酒。来的时候勉强开进来,回去时,实在不敢开了。于是厂里派了一名叫胡明淮的司机开车将他们送出茅台。据说回去后,部队还专门对这位司机进行了嘉。

  “还记得1984年,我在中枢一所中学上初一。那时候班车很少,要提前买车票,还经常坐厂里拉煤的车回家。有时候,班车煤车都赶不上,就只好走2个小时的回家。”茅台物流配送中心经理冯俊是土生土长的茅台人,对于亦有深刻的回忆。

  “每次去茅台,都把胆子取出来别在腰上。”一位经常往返茅台的经销商提起那条,还是有点心悸。他说,每次往返于茅台镇,虽然一上景色优美、空气清新,但道的险峻也同时相伴:边经常可以看到发生了事故的货车横卧,只是那些不知祸福的司机去向不明,不免让人联想起当时的情形,难免害怕。

  “,每改善一次,大伙心里就高兴一次。”袁仁国说,“从1998年开始,我们就不断地提,希望能够修建一条好。”

  2004年,连接南北通道的盐津河大桥和两河口大桥相继成为病桥后,交通状况一夜之间倒退到上世纪50年代水平。

  2005年6月22日,贵州省第84次省长办公会决定,将原定遵义县青坑至习水土城二级公的青坑至茅台段,改为按照高速公的标准建设。7月23日,贵州高速公开发总公司确定委托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茅台高速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工作,并确定命名为“茅台高速”。

  “高开司和交通厅的同志前来勘测的时候,很高兴,特意开了15年的茅台招待他们。那天晚上我喝了4两酒,喝醉了——很高兴,盼了一辈子了,终于盼到了。”季克良回忆起4年前的情景。

  在接受广东和上海采访时,袁仁国这样描述他当年听到“茅台高速”上马消息时的心情,“那种兴奋,真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后来,在修建过程中,有关方面希望茅台出资2亿。我们满口答应。这不仅有益于茅台,更是子孙后代的大事。”

  茅台高速公是遵赤高速公其中一段,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面,起于遵义县白腊坎,经遵义县的枫香镇、平正乡和仁怀市的长岗镇、坛厂、中枢,止于茅台镇,为双向四车道,全封闭控制进入,除特殊段以外,茅台高速公的最高时速小车为每小时110公里,大车为每小时90公里。茅台高速公是目前贵州省第一条省内自筹资金建设的通县(市)高速公。

  这条特地取名“茅台高速公”的,全长仅46.061公里,但项目概算总金额就达到了232474.04万元。

  数百年来,茅台因交通而声名在外,因交通而步履缓慢。今天,又因交通而,因交通而发展,因交通而使丛岭绵延的地理日益改变……

  茅台,这个曾经手工作坊云集、盐商盐号聚首的码头,而今已成畅达四海的国酒文化之都。所有的茅台故事,似乎都与有关。

  到仁怀的上,有一座峡谷——名曰盐津河峡谷。三座大桥长虹卧波、一字排开,分别是盐津河大桥、盐津河二桥,以及茅台高速公大桥。

  “盐津河,山连山,三十三道弯,道道都是鬼门关。” 这首歌谣在司乘人员中流传已久,诉说着盐津河大峡谷的险峻和诡异。这里,曾经很长时间被过往人员视为畏途。

  盐津河环绕仁怀城,属于典型的山区性河流,狭窄且水流湍急。就是这条小河,切割了城市周围的山岩,形成一条环状的大峡谷,把仁怀城紧紧包围。确切地说,仁怀就是一个在悬崖上筑起的城市,除了通往茅台的出口较为顺畅外,其余皆是刀削般的陡崖,异常险要。

  倘若这之事,一切都是平坦有序,波澜不惊,如日出日落之更替,春夏秋冬之,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寂寥许多,也乏淡许多。

  今年6月,遵义市委慕德贵驻足盐津河时,十分感慨:“三座大桥,代表了三个时代,记录了三段历史!”

  遗憾的是,由于车流量大大高于设计载重量,该桥于2004年4月主砼出现裂缝,市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10吨以上车辆从桥上通行。几年来,“大车绕山道,小车过病桥”。载重10吨以上的大车只能绕着弯曲的老通行,并且每次要多绕5公里以上的程,耗时又费事。

  2009年,总投资元的遵赤高速公盐津河大桥建成通车,将行驶盐津河的公里程缩短30公里。双向六车道的设计,桥面到水面275米的高差,更让遵赤高速公大桥雄伟壮观。

  站在桥上俯视,不禁心惊胆战,这么高的桥究竟是如何造起来的?当地人说原来没有修桥之前,公必须绕很远的地方才能下到谷底,然后再攀上峡谷,上很不安全,桥的修通节省了至少半个小时的程。

  被忽视的第四座桥,就是在谷底的那座石孔桥。这座桥修建得有些年头了。很小,地势最低,不下到谷底,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峡谷很窄,站在东门望去,对岸就是大山,从山上拉着几条铁索到城里,是用来运送木材的通道。沿着小可以下到峡谷里面。峭壁上长满了竹子和不知名的灌木,层层叠叠,青翠欲滴。阳光射入谷低,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在沟涧纵横、苍山如海的贵州北部高原,——穿山越岭,桥——凌空飞渡。昔日“云山阻隔行难,望断天涯空叹”,如今已是“通江达海驰骋间”。

  “以前,从茅台装一车酒运到,少说也要5天的时间;现在许多高速都通了,只需要2个白天一晚就可送到了。以前从茅台到贵阳,往返需要3天,现在1天就可以。时间缩短了,速度提升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物流配送中心经理冯俊是这样理解“速度”与“时间”的。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仁怀市乡镇客运车辆由1995年的191辆增加到现在的699辆,客运班线条,通往广东、福建、浙江、四川、重庆等外省客运线辆,货运量达178万吨。

  茅台高速公是遵(义)赤(水)高速公中最重要的一段,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公水交通规范纲要》“十射、五纵、五横、六条国际通道”高速公网第八射“麻江——遵义——泸州支线”中的一段;在贵州省骨架公网规划中,是“三纵三横八联八支”中第连线的重要组成段,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茅台高速公动工建设,是遵义公建设史上的新开端,也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跨入“十一五”的奠基工程,建成后在全遵义将形成“东接西连、南北贯通”的交通公网状格局,将进一步提升公等级结构,对加快西部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国酒茅台运输问题等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仁怀市依托已建成的“两纵五横八联线”主体快速通道网,催生了种植、酿酒及旅游业三大经济圈,让真真切切看到了仁怀大山突围的成功与价值。

  与此同时,仁赤高速公也即将在今年动工,一条连接川渝与遵义的又一交通大动脉即将形成。一条便捷通达的物流经济走廊和一个集酒业、竹业、旅游观光、煤及煤化工等产业为一体的经济带将展现在眼前。

  从昔日翻山越岭的小径到马蹄飞扬的驿道,从以往险滩连连的河流到侧辙倾辕的土,从曾经铺满柏油的县道到飞驰而过的高速。

  数百年来,茅台因交通而声名在外,因交通而步履缓慢,今天,又因交通而,因交通而发展,因交通而使丛岭绵延的地理日益改变……所有的茅台故事,似乎都与有关。

  每一次交通的变迁,都会带来一次思想观念的启蒙和解放。茅台镇也从一个手工作坊云集、盐商盐号聚首的码头,变成了今天的国酒文化之都。

  站在高速贯通这一新的历史机遇的起点上,袁仁国感慨地说,近60年来,国酒茅台实现了几个转变:第一,企业规模实现了从小作坊到企业集团的大转变;第二,企业机制实现了从作坊制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大转变;第三,企业观念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不断追求卓越的大转变;第四,品牌建设从单一经营产品到推广品牌文化的大转变。

  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到茅台的“速度”:解放初期,茅台酒产量一开始不到70吨,到2008年茅台酒产量已经达到2.3万吨;销售收入从几十年前的几十万元到2008年的107亿元;利税也从最初的4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1亿。袁仁国介绍道。

  “未来五年内,茅台酒的产量将会达到3万余吨,年销售收入达360亿元。”对于更远的未来,袁仁国则指出,“2020年前,茅台酒的产量会向4万吨级迈进。”

  “如何提高产能是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袁仁国表示,“扩大产能要有土地、人力物力,要有大资金投入。”

  2009年上市公司贵州茅台半年报显示,公司共生产茅台酒及系列产品23833.42吨,同比增长35.90%;实现营收554600.60万元,同比增长20.05%;营业利润390494.64万元,同比增长24.20%;实现净利润279027.65万元,同比增长24.59%。

  “2009全年,我们计划销售收入达到117亿元,”袁仁国表示,“未来4万吨的目标,等于造一个全新的茅台,压力很大。”

  对此,袁仁国则有着明确的认识和规划:下一步,茅台酒厂扩建所需要的大量钢材、水泥、砂石、木料及各种设备、器材都要借助高速公的开通驶上快车道。同时,便捷的高速交通将把茅台酒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大量燃料、原材料源源不断地送往生产地茅台镇。根据测算,生产一吨茅台酒就需要数十吨物资进行支持。每年茅台酒厂生产出的大量的成品茅台酒也需要运出销售。茅台高速的通车,解决了公司的运输瓶颈,再加上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自有技术,必将促进公司的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其次,国酒茅台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茅台酒的运时减少,运费降低,方便程度提高。这使得茅台在与其他国内知名白酒相互竞争中,缩小了物流的差距,并且占据了更为有利的。

  “这条全新的高速公,必将把茅台带向全新的未来,为这个百年民族品牌带来新的,为将来的历史书写更为撼魄的诗篇!未来的茅台,将会以更为宽广的眼光、更为的胸怀、更为努力的工作,让世界国酒的再一次腾飞!”袁仁国畅想未来时这样说。

  “今天的茅台,正在经历着第四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而刚刚开通的茅台高速就是这次转变最完美的注脚。”

  河谷边地,数家房屋倚河延展。此般场景,千百年来,未有改变。它的周围三面环山,连接外地的只有这条悠长的河,以及弯弯曲曲的山。在地图上——你需要在比例较大的地图上方能寻觅到它的踪影——中国西南边陲西北角的一方小镇。

  据说,古代濮僚部落世居于茅台古地,此地马桑树漫山遍野。故得名“马桑湾”。后来在赤水河东岸发现了一股的泉水,濮僚部落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方便来往行人饮用。时间长了,人们便称此地为“四方井”。

  此后,沿河地带人类活动频繁,逐步开发,历代濮僚人在街后筑土台,立灯杆祭祀祖先,对先人开荒破草表示。

  西汉成帝年间,夜郎地区生产力进步,粮食生产有了剩余,为酿酒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明朝以后,在县以下分设寨、村、坪、部、才正式定名为“茅台村”。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四川食盐经赤水河道运入,至茅台起岸,称“仁岸”,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一度改名“益商镇”。后再度改为“茅台镇”。

  独特的地里和,使得这条河谷同时交融了大河文明与山地文明。造就了这片谷地而不排外、独特而又包容的气质。

  “大河文明乃视野开阔、通达远近。这样的文明会产生机敏、应时、开通、锐进等品质,并能推动社会或者历史的进程。这点,早被历史证明。而山地文明一旦剥除闭塞的包袱,则会以敦厚、坚毅安然的形态给社会历史带来定力。”

  它可以数千年默默无闻,亦可以一瞬间声名鹊起;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偏安深山只为造好酒;也可以数年之间,足迹遍布。

  到过茅台的人,都会对那里长年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记忆深刻——有人说,那是酒香;有人说,那是粮食的芳香;也有人说,那是时光的芬芳。

  人们相信,茅台镇的未来就如赤水河一样,纳百川,通四海,会越来越绵远,流长——只要剔除闭塞与落后——的修建,使得人们更加这样相信。

  这些都是雕塑的名字,是茅台高速公景观雕塑的组成部分,亦是仁怀市落实“旅游兴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投资1500万元,希望在挖掘仁怀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凝聚仁怀市酒文化、盐文化、长征文化等元素,希望通过这条向展示酒都与国酒的魅力。

  关于这条的延伸,茅台一班人的思索是,“过去主要依靠茅台主体经济的发展,现在可以考虑工业旅游的问题了。一个区域应根据自己的区域条件来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我赞成搞旅游,开发赤水河的旅游资源。”

  “工业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当时雷诺、标致、雪铁龙三大汽车公司组织客人参观其生产流水线,引起许多厂家效仿,逐渐形成一种“时尚”。

  之后,“工业旅游”项目成为这些汽车工业公司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工业旅游也逐渐成为法国旅游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模式。每逢节假日期间,中小学生们到葡萄酒生产地,参观葡萄酒生产工艺,走进地窖里的葡萄酒“隧道”,参加葡萄酒起运仪式,或作一次葡萄园之旅,领略“葡萄酒都”的风采,对法兰西民族的历史和传统进行具体形象的了解。

  、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工业旅游也纷纷蓬勃兴起,并把工业特色融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半个世纪以来,工业旅游在上述发达国家方兴未艾,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茅台集团修建国酒文化城时,就已经呈现这样的思考。比如,当年修建国酒文化城,便曾“冒了一定风险”,因为投入量较大,而且当时并没有明确提出茅台发展工业旅游的概念。这个以介绍国酒文化与历史为主的设施,无疑正是茅台酒厂企业尝试工业旅游的尝试。

  今年5月起,贵州仁怀市已先期投资30多亿元,对茅台镇进行整治与城镇规划建设,以扩大茅台酒工业园区和改善赤水河中上游流域的生态。未来5年,逐步搬迁1万余居民,全面关闭和400余个露天堆积发酵的酿酒作坊企业等。

  如今在茅台镇,人们可以看到由市里投资2000多万元,由重庆一家设计院帮助设计的特色民居建设和工程已初见成效。长达1.8公里曾经风格杂乱、毫无章次的沿街建筑全部“焕然一新”,道拓宽了,整条街道看上去古色古香、典雅别致。

  贵州茅台酒厂拥有生产景观(如生产车间、包装车间、酒库车间等)、景观(厂区绿化、美化好,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林,形成花园式的厂房、车间和办公)、赤水河自然水体景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景区、酒文化资源(巨型茅台酒瓶、国酒门、巨型酒樽、雕塑、国酒园林、杨柳湾古井等景观)、国酒文化城、“美酒河”摩崖石刻等,再加上独特的酿造工艺,蜚声全球的盛誉,若要发展工业旅游,可谓得天独厚。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关键词:红高粱酿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