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糕点秘方> 文章内容

青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本

※发布时间:2020-2-22 9:07:4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五个月的创作过程中,同学们查资料精心研究,了解各民族习俗和服饰特点,每一折每一剪,都一丝不苟,把56个民族团结的和谐气氛展现出来。”负责剪纸的青州市非遗传承人葛建华说。11月15日,在青州市民族中专,记者看到了全校师生合力完成的56个民族大团结的剪纸作品。整幅作品长6米、宽1.5米,以中国红贯穿始终,各民族身着民族盛装,围绕在国徽前载歌载舞。

  青州市是我省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县(市)之一,有回、满等少数民族2.79万人。多年来,青州市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大力推进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巩固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1988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以来,青州市连续七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七次获此殊荣的县(市、旗)。汉、回、满等各族群众在青州这片热土往、交流、交融,共居、共事、共乐……民族团结之花在古城青州处处盛开。

  “今年山果丰收,我们再也不用为山果销售而犯愁啦!”王府街道上黄峪村党支部刘正财笑容都挂在了脸上。该村300多名村民,有80%是回族群众,村子被群山环抱,景色优美却交通不畅,村民出行不便。“去年市里拨款57万元,修了600米的环山。今年又拨了68万元,再修1000多米,把环山修起来,老百姓种地、收山果,都方便了。”刘正财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青州市委部副部长、市民族教事务局局长赵传利告诉记者:“2018年起,我市财政每年拨付200万元,作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80多万元,帮助11个民族村、社区,建设19个民生项目,受益各族群众7万多人。”

  云门山街道南营社区就是受益者之一。该社区原来的基础设施差,供水、供暖等配套设施不足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短板。社区居民马瑞霞说到之前的生活,感触颇多:“以前生活很不方便,冬天取暖,得提前买下煤,又累又脏,供暖效果还差。”

  为解决这一难题,青州市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80多万元,着力改善南营社区基础设施。去年,南营社区159户居民的供水、供暖、供气任务全部完成。“改了暖以后,屋里干净暖和,也不用买炭了。”马瑞霞说。

  积极实施惠民工程的同时,青州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根据民族特色分类指导,打造民族企业品牌,培植民族经济走产业化发展之,涌现出隆盛糕点、圣奥牛肉酱等一批规模较大的民族企业。

  “满族的服饰,多种多样,满族的特色美食也很多,比如沙琪玛。”11月15日,在青州市旗城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厅内,小学生们正在老师的下,学习民族常识、了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政策。

  青州市旗城学校是我省唯一的满族学校,其中,满、回、蒙等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15.6%,少数民族学生中以满族学生居多。“学校把民族常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内容依次递进。”旗城学校办公室主任高绪林说。 青州市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发展事业,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成立了第一家少数民族教育基金会,目前已励少数民族学生4900多人。同时,该市不断增加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投资7.4亿元规划建设了民族中专学校新校、旗城学校、云门山回中新校3处新的民族学校,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目前。青州市已建成5处民族小学、3处民族中学、1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处民族中专,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民族教育发展体系。

  每天清晨或傍晚,在青州市的大小广场,随处可见三个一组、五个一群踢花毽的市民。这一来自回族文化的体育活动,已经吸引了全市数万名爱好者。文章马伊琾度假回族的花毽技艺作为青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满族的八角鼓、查拳等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

  不仅如此,《青州回族志》《青州旗城》等8部民族史志相继编著出版,继承了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编排摄制了52集民族团结进步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青州人家》,宣传回汉一家亲故事的大型现代吕剧《情满》在长安大剧院演出,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了各族群众理解信任、交流共荣。

  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青州市广泛开展民族文体活动,先后成立了民族画院、民族艺术团、民族摄影协会等8个少数民族,由拨款扶持,每年开展文体活动100多场次,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